從小到大我們時常聽到爸媽告訴我們要存錢,以後才不怕沒有錢花。
不過現在經濟不景氣,各行各業的價格一直在上漲,一個紅豆餅的價錢也從兒時的五元變成二十元,珍珠奶茶從二十元漲到動輒五十元起跳。
這個世代知道存錢很重要,不過想提高生活品質,扣除必要開銷後,能夠拿來花的錢往往剩沒多少。
因為存錢不易,因此設定存錢目標相當重要,要掏出錢包時,想到花了非必要開銷,會離目標更遠,就能控制物欲。
有網友問存錢是為了什麼?好奇存錢的目的,得到許多回覆。
我們整理出四種存錢的動機:
存錢動機一:為了不用工作
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需要工作,有人認為只要努力存錢,有一天就可以不用工作賺錢,享受退休生活。
不過就現在的經濟環境來看,除了存錢,建議還是搭配基本的理財規劃,才可以事半功倍,用更有效益的方式累積財富,更安心享受退休生活。
存錢動機二:為了安全感
存錢需要累積,有些人單純看著數字愈來愈多,心裡就有莫名的安全感,生活會更安心,另外有一部分人則是基於緊急預備金的需求而存錢,會因為有危機感而更有動力存錢。
存錢動機三:為了生活有選擇權
誰不希望花錢可以不看價格?對多數人來說雖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,但至少存下一筆錢,在生活中可以保有基本的選擇權。
例如一趟小旅行、上一門課的費用或買更好一點的生活用品,都能成為存錢的動力來源。
存錢動機四:為了興趣
有些人存錢的動機很有趣,單純是為了某個存錢方式的成果,例如有人用硬幣存錢法,好奇用五十元硬幣裝滿一桶罐裝礦泉水的話,總金額會是多少,無形中也為存錢這件事增加不少樂趣。
存錢是一種習慣設好目標後,在實踐的過程也有可能因此減少物欲和衝動購物的機率。理財的角度當存錢後,除了維持存錢,也可以開始理財,透過各種理財工具增加自己的資產,這樣不僅可以感受到存錢的樂趣,看著資產累積,更有滿滿的成就感。
文章轉載至姊妹淘【記者陳易浦/綜合報導】
2023.12.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