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休金存多少才夠?理財金律「4%法則」:不理財是最大風險

想要安穩的退休生活,就必須擁有穩定的退休金來源,而且愈早準備,愈有機會規劃完善的退休金計畫。不過,退休金要多少才夠,每個人評估的面向都不同,推估的退休金額也不一樣,但有一項簡易又實用的指標可以參考,那就是4%法則。

4%法則問世30年曾被視為不敗金律

4%法則是由美國財務規劃師威廉.班根(William P. Bengen)在1994從一篇《從歷史數據決定提領率》的學術研究報告中所提出的概念,是指在退休前,妳只要依照自己的投資屬性或偏好,打造一個適當的資產配置組合,並且在退休後,能從這個組合中能固定提領4%的資金收入做為生活費,那麼至少可以維持30年用錢滾錢的退休生活。

也就是說,如果妳的退休生活,希望每個月可以有5萬、一年總共60萬的退休金,那麼依照4%法則,退休前就必須存到1500萬,並投入可以穩定產生4%報酬率的資產,老後生活才有可能生活無虞。

經濟環境今非昔比4%法則面臨挑戰

如今全球的經濟環境和30年前已經大不同,威廉本人指出,通膨是現代人要準備退休金的最大挑戰,從原本的4%法則的比例可能需要上調至4.5%才有可能支持原先的假設,並表示資產組合必須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,例如搭配大型股、小型股、債券等不同組合,才能提高承受市場波動的能力,降低虧損風險。

4%法則的啟示:不理財才是最大的風險

現代經濟情勢雖然和30年前有著巨大差異,4%法則也因此需要不斷調整,才能確保退休生活的財務安全。

4%法則帶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,無非是「不理財就是最大的風險」這件事,無論是4%、4.5%或未來變成5%甚至更高,最重要的事情是,就是要及早學習理財,配置自己的資產,並經常審慎自己的投資組合,才能應對市場的變化和風險。

也許您會感興趣的相關報導

熱門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