揹房貸好可怕?內行人:揹越久賺越多!

網路上經常看到這樣的提問:
揹房貸好可怕,還不出怎麼辦?
房貸該選二十年還是三十年?
有閒錢應該先還房貸嗎?

對一般受薪階級來說,房貸動輒數百至數千萬,每月還款占月收入的三到六成,帶來的壓力非同小可。若懂得善用房貸,它不僅不是洪水猛獸,還能成為極佳的理財工具。

房貸是負債還是工具?取決於理財能力
知名房產理財部落客喬王表示,覺得房貸可怕的人,忽略了房貸的三個好處。

第一,房貸會隨著通膨逐年縮水。假設房貸月付金是四萬元,每年通膨率為3%,十年後的四萬元只有約當目前三萬元的價值,二十年後的四萬元約當目前的兩萬兩千萬元,而三十年後的四萬元更只約當目前的一萬六千萬元。由此可知,雖然房貸繳交的金額不變,但換算出來的價值其實越來越低,也等於越付越少。

第二,房貸的槓桿效果可能創造更大的財富。假設貸款8成或自備2成,等於花兩百萬元就可以買到一千萬元的房子,手上多餘的現金便用來投資或賺取被動收入,抑或是用來進修或改善生活品質,不需為了買房傾注所有資金,人生反而能保有更大彈性。

第三,房貸本金可以拿回來。雖然繳的利息拿不回來,但只要房價沒有跌價,繳出去的本金將來賣房或申請貸款時都有機會拿得回來,如果房價上漲,還能再額外賺取增值財。依照歷史經驗,只要買在好地段,房價長期而言都是上漲的,換句話說,房貸就像存錢筒,幫忙把錢鎖住。

至於有錢要不要先還房貸,喬王認為,得視每個人的理財能力及壓力承受度而定。如果不懂理財或喜歡亂花錢,甚至容易被詐騙,又或是還款壓力太大,有閒錢時當然先拿去償還房貸較好。反之如果善於理財,而且沒有還款壓力,那麼將閒錢拿去投資,而不要先還房貸,才能讓資金的效益最大化。

同理,不善理財且房貸支出低的人,房貸年期選擇短較好,以免多餘的錢不小心花掉,而善於理財的人可選三十年甚至四十年房貸,把資金拿去賺取更大的報酬。

善用房貸活水庫,借低買高投資
投資能力強的人,可以善用增貸,原屋融資或理財型,回復型房貸來取得資金,只要投資的報酬率高於房貸利率,就能從中賺取利差,更可以在股市大跌之際加碼好股票。

不過喬王提醒,利用房貸套利時,槓桿會產生壓力及成本,不見得適合每個人。若真的想要運用房貸來投資,建議選擇較為穩健的標的,例如大盤指數型ETF,盡量不要選擇單一國家或單一產業或單一公司,以免風險過度集中,同時不要選擇走勢並非長期向上的市場,例如貴金屬或原物料等。若想將資金用來創業或買房收租,更要仔細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。

操作前先試想,當房貸利率升高,股票配息不穩,收租房空租時造成收益短少,是否有其他現金流可以彌補?若虧損是無法承受的,建議不要輕易動用房貸來投資。

文章轉載至: money.cmoney.tw【Money錢管家/師慧君】2023/08/04

也許您會感興趣的相關報導

熱門報導